2018毕业生薪酬榜发布,安徽5所高校入围200强,安大意外落选!
什么?
没听错?
应届生平均薪酬5074元?
没达标的你请挺住
文|弯弯
近日,某权威机构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,这份榜单通过对包括39所985工程院校和112所211工程院校在内的近百所高校2017届、2015届、2013届本科毕业生进行调研(调研样本数量达到281万人),计算出了各高校毕业生的薪酬状况,从中可以对中国高校毕业生各专业的就业状况有大致的了解。
其中,安徽有5所高校入榜,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合肥工业大学、安徽医科大学、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。
中科大第一,安大意外落选!
先来看大家最关心的安徽高校:
1、中科大在榜单中排名第17位,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薪达到8620元。
2、合肥工业大学排名109位,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薪为5853元,与安徽排名第一的中科大差距明显。
3、安徽医科大学排在159位,平均月薪为4520元。
4、安徽农业大学排在180位,平均月薪为3842元。
5、安徽师范大学排在187位,平均月薪3701元。
众所周知,安徽省内一共有三所211院校,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还是985院校,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是211院校。这三所高校也是较为公认的安徽省大学三强。此次,安徽大学并未进入榜单令人不解,笔者猜测或许是统计方面的问题。
清华大学毕业生薪酬最高,为9065元!
从上榜高校来看:
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平均薪酬最高,达到9065元。
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,平均薪酬为9042元和9020元。
位居前十的高校还包括:上海交通大学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、外交学院、复旦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同济大学、 中央财经大学等。
这些高校2015届毕业生和2013届毕业生薪酬水平相比2017届毕业生也有较大提高。
以下为全国高校TOP200完整榜单:
整体来看,排名靠前的大多是原985和211重点建设高校,普通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差距较大。
根据“100强报告”,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为5074元,同比上涨14.1%,2017年,入选教育部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毕业生平均薪酬为6018元,比全国高校均值高出20.3%。有7.1%的双一流大学应届生起薪超过1万,这一比例是普通本科的5.2倍。
从上榜高校所在城市来看:一线城市的高校在毕业生薪酬上明显占据优势。除浙江大学外,位居前十的高校均为北京和上海高校。
本次上榜的北京外国语大学、外交学院、上海外国语大学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排名均位居前30位,超过不少985和211高校。
在众多高校类别中,理工类、语言、财经院校一直深受企业青睐,从这份排名来看也是如此。
2018年中国大学专业薪酬最高的20个专业
从统计数据来看,理学和工学类专业薪酬水平相对较高,包括软件工程、材料物理、汽车类综合、应用化学、生物科学、电子信息工程、建筑学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、石油工程等。
那什么专业比较危险呢?
榜单显示,农学、法学和管理学处于劣势地位,如行政管理、汉语言文学、城市管理等专业2017届毕业生薪酬普遍在3000元以下。
2018年中国大学专业薪酬最低的20个专业
合肥薪酬水平系中等,为6762元!
从各个城市平均薪酬水平来看,北京的平均薪酬水平依然保持第一名,上海、深圳、杭州的排名也没有变化。宁波的薪酬水平超越广州,位居第五。
合肥地区2017年秋求职期的平均薪酬为6762元,在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薪酬水平中排名第25位。
从薪酬的分布情况来看,合肥地区薪酬水平中等,平均月薪4000元至6000元的职位占职位总量的38%,8000元以上的占20.1%。
具体来看,跨领域经营的平均月薪最高,为9747元;其次为租赁服务,薪酬水平为9304元;再次是学术/科研行业,平均月薪为9151元。
合肥地区竞争指数排名前五位的行业中,物业管理/商业中心行业的竞争指数最高,其次是房地产/建筑/建材/工程行业,政府/公共事业/非盈利机构行业排在第三,通信/电信运营、增值服务行业和快速消费品(食品/饮料/烟酒/日化)行业的竞争指数位列第四和第五。
以上调查机构的数据仅供参考,高考是一件重要的大事,在选择大学时要谨慎,在选择专业时更要谨慎。